一個人旅行的第一站之三---新加坡牛車水和馬里安曼興都廟20240813
一個人旅行的第一站之三
---新加坡牛車水和馬里安曼興都廟
連結照片美食、宗教人文薈萃的牛車水
牛車水美食與市集
看完魚尾獅後想到今天在地鐵上遇到一些年輕人交談說要到牛車水吃大餐,心想牛車水離這裡不遠,我也去那裏好了。所以又拿出我的Google Map一看超複雜,又要走,又要搭地鐵,已經有點累了,但是還是必須前行。一直走發現有MRT3個字,馬上下手扶梯但這個手扶梯是綠線和棕線,心想反正一定會到紫線(紫線可能因為有Chinatown所以地鐵的廣播有中文,但其他線就沒有),於是再研究一下地圖,果然還是到了目的地---牛車水。

一到牛車水發現全中國都在這了,川菜、湘菜、粵菜各方菜系在此爭豔。一邊走發現都是餐廳,不是我想像的夜市。一個人很難點菜,突然發現「東北大串」,大串應該很容易讓一個人吃吧! 於是用走進去,發現不能每種只點1串,1種都要兩串,點完小姐建議在吃個主菜又點個炒飯,一上菜發現太多了,只好硬吃完,一個人旅行飲食有點困擾,不過烤串真的很美味,有孜然香。
吃完之後又去逛牛車水的市集,果然賣好多紀念品,在這裡把紀念品買齊。發現只要有啤酒的地方,歐美人士就很多,這裡有吃海鮮喝啤酒的地方,人潮洶湧。市集中有一個牛車水紀念館,經查新加坡自中國移居的華人積水成淵,萊佛士索性把新加坡河西南部沿駁船碼頭(Boat Quay)一帶劃為華人居住區。那一時期,新加坡沒有自來水設備,用水都得用牛車自安祥山(Ann Siang Hill)和史必靈街(Spring Street)的水井汲水載來,於是這個以牛車載水供應用水的地區就被稱作牛車水[1]。
印度宗教重地---馬里安曼廟
逛完市集雖然已經快8:30了但是還是想去看看網路上說的美麗的印度馬里安曼廟。一到廟宇感覺非常壯觀,雖然一看就是一座有歷史的古廟,但是還是非常吸引人。經查馬里安曼廟(Sri Mariamman Temple)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興都教(印度教)寺廟,建築風格為德拉威風格。其位置處於市中心的橋南路244號,主要為這個城市國家的信奉興都教的南印度坦米爾裔新加坡人提供服務。由於建築和歷史意義,馬里安曼廟已經列入國家級名勝古蹟,並且是一個主要的旅遊景點。馬里安曼廟由新加坡社會發展、青年與體育部下轄的興都教捐贈委員會負責管理。馬里安曼廟由Naraina Pillai建於1827年,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結算已有8年[2]。由一位印度的移民者所建造的,寺廟裡供奉著馬里安曼女神,故以之命名,相傳著此位女神有替人治病的能力[3]。
一進廟裡發現他們正在進行馬里安曼女神的祭祀,祭祀歷程感覺很像媽祖的安厝歷程,抬神轎的男士們在音樂中搖動神轎,一路從外面走到廟中,再透過祭司的一些流程,將女神放回神台上。事後訪問了一位印度人,他說他們會定期幫女神換漂亮的衣服(感覺是用花編織成的),今天是在做換裝的儀式,印度的英文不容易懂,希望我們沒有詮釋錯誤。

新加坡地鐵買票的注意事項
今天要回家時,進入地鐵站票卡出現紅字,告訴說這張卡有問題,我就拿信用卡去儲值,儲半天也不行,馬上去服務台,他說EZcard只能用當地的信用卡儲值,國外卡不行,我只能用現金,儲值在儲值的服務台,晚上9:00就會下班了,我趕快到對面,沒想到已經下班了,他告訴我有一個儲值機,上面有寫CASH ONLY的就可以用現金儲值,到了儲值站一位印度姑娘示範給我看,終於解決問題。所以:
1、
要先買一張儲值卡。
2、
如果無法過關就去儲值機過卡(我今天過卡就可以用了)。
3、
或是用現金儲值(CASH ONLY的儲值機)。
[1] 相關歷史故事請參閱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9%9B%E8%BB%8A%E6%B0%B4
[2]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9%87%8C%E5%AE%89%E6%9B%BC%E5%BA%99
[3] 馬里安廟的故事可參閱爛泥中的窮鄉僻壤:從一間印度神廟看吉隆坡的歷史故事一文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9889
留言
張貼留言